home 首頁 navigate_next 教學與活動 navigate_next 循環經濟惜食分享 navigate_next 111-1 經濟系課程|台灣食物銀行聯合會SDGs永續發展目標實例分享
2023/02/07

111-1 經濟系課程|台灣食物銀行聯合會SDGs永續發展目標實例分享

台灣食物銀行聯合會SDGs永續發展目標實例分享

 

主講人:盧忠恕 、林孟偉 

 

活動日期:2022年11月29日

活動時間:10:00-12:00

活動地點:LM107

 

參與課程:經濟學系-產業經濟學

 

 

活動內容

 

由林孟偉秘書長的介紹,連結產業組織這門課中前幾週同學們的報告,使同學們更加了解台灣食物銀行的發展,並對台灣及各國對於食物浪費的發展現況做比較,我們需要做的不僅僅是改變,而是創新及永續。

 

 

活動歷程

 

10:10-10:20 院長介紹來賓 

10:20-11:30 秘書長簡報 

11:30-11:50 副執行長講評、補充 

11:50-12:00 院長總結 

 

 

 

活動特色與成果

 

藉由林孟偉秘書長的介紹,我們首先了解廠商一般會生產比交貨數量還多的量,因為通常會有些無法販售的殘次品,如此一來可以少去再次生產及解決排程上的問題,但過度生產及改標後的商品卻無法販賣,導致需銷毀很多物資,不但浪費了生產資源還要另外花一筆錢來銷毀,不止浪費更會污染環境。但店家的不斷採購就會導致廠商不斷生產,尤其在節日時商家最愛推出的期間限定包裝導致節日過後但商品期限未到卻要銷毀。四大超商每天也要報廢不少食品,而寧願報廢也不捐,因為保存期限容易被投訴;因此日本推行以賞味期限代替有效期限,但台灣礙於法規問題以及方便性通通以有效期限來概括所有。 

2020年全球疫情肆虐,餐廳暫停內用、校園遠距上課導致源頭採購減少,產量過剩問題因而產生,必須警急應變將各種物資分配給各機構。而疫情也造成短暫失業,不少人會因為怕身份認別不敢領物資,但其實物資不是只有弱勢的人可以領取,而是所有有需要的人都能領取,領取物資不但能解決需求更能為減少浪費盡一份心力。為了怕服務對象產生依賴,因此不會發放足額物資,為的就是讓服務對象還是要保有自力更生的能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