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起的不只是回收—聽見拾荒者的聲音,看見資收真實現場
拾起的不只是回收—聽見拾荒者的聲音,看見資收真實現場
主講人:王品涵 / 五角拌 Ngóo-kak共同創辦人
活動日期:2025年04月24日
活動歷程
12:00-12:10 簽到用餐
12:10-12:50 五角拌經驗分享《2024年的台灣拾荒者調查報告書》
12:50-13:30 QA時間+全體討論
活動特色與成果
你知道回收物從我們手中離開後,走向哪裡?
你是否曾經想過,回收不只是環保,更牽涉到一整套的勞動、制度與社會公義問題?
▲五角拌共同創辦人品涵來到輔大跟大家分享做拾荒者議題的經驗
▲五角拌長期關注拾荒者議題,由具社區營造及社工背景的夥伴組成
輔大社科院USR計畫資收議題工作坊,邀請到長期關注拾荒者議題的 『五角拌』團隊,他們是由具社區營造及社工背景的夥伴組成,關注都市拾荒者議題的同時,進行大量的拾荒者田野研究,並舉辦多場大眾倡議行動,搭建大眾深度認識拾荒者的平台。這次五角拌前來輔大分享他們於去年9月至12月間透過走訪台灣北中南九個縣市後完成的《2024全台拾荒者公正轉型研究調查報告》,帶我們一同認識這些常被社會忽視的勞動者,同時也反思目前校園資收制度的現況與未來可能性。
▲講師品涵與大家分享調查報告書內容與田野經驗
前半部分由五角拌共同創辦人王品涵,來跟大家分享五角拌是個什麼樣的組織,以及拾荒者議題對於台灣資收問題的重要性。從五角拌的調查中得知,台灣拾荒者的回收量甚至超過清潔隊的回收量,但台灣拾荒者面臨著高工時,低收入的困境,由於回收價格過低,拾荒者們可能一天花8-12小時每月也才收入3-6千元左右,並且大部分拾荒者年齡層都較高,更加劇了他們在回收產業上工作的困難。
▲與談人洪敬舒(台灣勞工陣線主任)帶大家共同討論關於拾荒者的勞動權利
聽完五角拌的經驗分享後,與談人台灣勞工陣線的洪敬舒主任也分享他對於拾荒者勞權的看法,也帶動大家針對校園內清潔人員的勞動權益進行各方討論,同時亦有同學分享到自己的家人是從事清潔隊的職業,因為對於清潔人員這項職業並不了解,因此想透過本次工作坊認識在清潔產業的人們都是什麼模樣、面對怎樣的困難。本次工作坊讓輔大師生們與校外組織共同反思,大學校園在永續、資收議題上的角色,以及我們還能在資收方面做到什麼才能達到更良好的永續校園。
▲參與者分享家人做為清潔人員這項職業的感受
▲講師、與談人與大家共同討論校內的回收生態與清潔人員的勞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