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2 紮根理論|聊療流離人生
113-2 紮根理論|聊療流離人生.觀照園住民生命故事
活動時間:2025年06月04日 10:00-14:00
參與課程:社會學系—紮根理論課程
地點:新北市街友中途之家—觀照園
活動歷程
10:00-10:10 輔大大門廣場集合
10:10-11:00 抵達觀照園
11:00-11:30 認識觀照園&Showroom
11:30-12:30 學生認識住民、訪談
12:30-13:00 午餐時間
13:00-14:00 返回輔大
活動特色與成果
「我父母很早就都不在了,從小就是孤兒,所以我的大半生大部分都是朋友…我還有一個阿姨,但我就好像一顆皮球一樣,在這個親戚這邊住幾天,可能一個星期、一個月或一年,然後就要去下一個那裡,像球一樣。」吳大哥流著眼淚說著。
▲觀照園住民透過訪談活動,向學生們分享過往的人生經歷
吳大哥是觀照園住民,也是這次「聊療流離人生—觀照園住民生命故事」的受訪者之一。
這場活動是由輔大社科院(社會學系紮根理論)與觀照園合辦,目的在於讓修課學生認識觀照園的背景,並藉由10位住民的生命故事,深入理解無家者的經歷與困境。
▲在跟住民的對話當中,學生更加了解到無家者的處境及難處
吳大哥在與現場大學生年紀相近的20歲左右時,就自己租房、在殯儀館推棺材、當司機賺錢生活。幫派曾經是他唯一的依靠,但同時他也因幫派兄弟間的義氣相挺,而被別人砍傷手、入監服刑。出獄後,他接著便因為身體狀況不佳,無法穩定工作,因此曾流浪在街頭多年。近年來,他因為中風等疾病,被輾轉送往不同的機構,最後希望可以在觀照園養病,並且改變自己。「人生不能重來,也不能悔棋」吳大哥感慨地跟學生說道。
▲觀照園曉英督導,帶領學生認識住民的日常生活環境
吳大哥也提到,自己對認識的、親近的人說不出心裡話,反而是對不認識的人比較願意分享心情,所以他也放心地將他的皮球人生故事傳遞給學生,希望帶給學生啟發。
▲Showroom專案實踐學生王思凱,向同學們介紹Showroom的理念及運作模式
在活動過程中,有些住民在回憶過往人生時,忍不住流下眼淚,但也同時對於有學生到觀照園一起聊天感到開心。修課學生也在訪談當中,從住民的生命經驗中學習,或許更部分承接了住民大哥無以言說的渴望。
▲吳宗昇老師帶領學生在場域中訪談、接觸利害關係人,從實踐中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