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頁 navigate_next USR場域 navigate_next 回家的路彩繪計畫—萬里重建中心

回家的路彩繪計畫—萬里重建中心

社會創新與實做—回家的路彩繪計畫

 

利用彩繪建立連結

 

    過去有許多文章指出,無家者即便再困難也不願意至重建中心居住,原因包括生活空間被侷限導致的不自由感、不願遵守機構的規範政策(包括限煙酒、外出時間),和重建中心之地點偏僻等,希望透過讓遊民共同營造社區環境、改善居住空間的便利性,以及利用美化社區的方式,建立與當地的歸屬感。另外,與居民共同討論,使其投入建設家園的實際參與過程,會因為過程中精神的付出而對重建中心產生認同感,未來成功找到工作及住宿時也能以自身經歷為傲,說服更多無家者有效的利用政府提供的資源。

 

▲學生了解場域環境後開始規劃彩繪空間。(實做學生拍攝)

 

▲學生彩繪實做成果。(實做學生拍攝) 

 

▲學生彩繪實做成果。(實做學生拍攝)

 

實際走訪與交流—萬里重建中心

 

◎ 萬里重建中心

 

    萬里重建中心為新北市政府社會局委辦的街友中途之家,位於新北市萬里區,機構建於半山腰,範圍僅限於一棟三層樓之建築內,學生觀察到除了教室、食堂、洗衣房及櫃檯外,沒有其他空地及公共空間,房間的部分總共有35間,最多可容納70人。

 

    在走訪的過程中,發現雖然9月時剛完成翻新工程,設備的部分非常新且完善,但因地區過於潮濕所以牆壁常有壁癌問題,此外學生也提到,由於參訪時機構的熱水尚未開通,居民大多以擦澡的方式為主,由此可知雖然剛完成翻新,但許多設施處於等待階段,以至於這段時間無法提供相對完善的照護給居民。除此之外學生也觀察到,於公共空間未看見女性居民,詢問主任得知現今機構內的男女比為8:2,疫情前的男女比為8:1。男女比相差懸殊的原因是女性在社會上以及將成為無家者的最後一哩路時,所持有的資源與優勢遠超於男性。

 

▲學生走訪過後與機構主任討論專案計畫的執行。(實做學生拍攝)

 

 

專案成果

 

「畫出回家的路」:社科院USR彩繪家園幫助街友找到回家的路

 

▲新北市街友中途之家-萬里重建中心外觀

 

萬里重建中心為新北市社會局委辦的街友/遊民/無家者中途之家,於112年9月完成翻新工程,雖然中心設備升級,整棟建築嶄新亮麗。但因為每一層樓的油漆顏色都一樣,因此有些認知能力較不好的住民,無法辨認出自己住在哪層樓,住那個房間

 

在得到這個訊息後,輔大社科院USR計畫「復元力:惜食分享 共生新莊」開設的「社會創新與實做」課程,在2023年10-11月間派出一組學生到場域瞭解需求並與中心溝通,隨即進行方案設計,並在11月完成油漆彩繪方案。將每層的空白牆面換成不同顏色、不同主題的塗鴨,如海洋或植物等等,順利提升各樓層、房間的辨識度,成功地幫助無家者找到「回家的路」

 

社會創新與實做專案設計

 

社會科學院USR計畫「復元力:惜食分享 共生新莊」這學期於社會系開設「社會創新與實做」課程,讓學生學習如何執行一項社會學的創新專案計畫!從理解、分析社會問題,接著再進行需求訪談、設計方案,最後是方案執行、反覆的溝通與修正。其中一個實做場域就在「新北市街友中途之家-萬里重建中心」。

 

學生進到重建中心後,訪談中心主任丁琨祥,發現全新的環境對於一些認知能力較不好的街友而言有適應上的困難,使他們無法順利找到自己居住的樓層,期望可以找到解決辦法。最後學生提出油漆彩繪方案,希望能營造街友中途之家的社區歸屬感、提升居住空間的辨識度,藉由不同的圖樣設計,清楚劃分不同性別及樓層的居住區域,與增設布告欄及門牌。

 

▲學生丈量牆面尺寸、事前評估作業

 

學生進駐場域 彩繪街友回家的路

 

參與這項方案的學生有社會系李傑薰、張馨元、郭奕宏、張宸翊等人,同學們四人一組,在購足需要的設備後,於2023年11月中旬,進駐機構進行油漆彩繪。彩繪過程有很多步驟,包括設計與草圖繪製、打印圖樣模板、護貝上牆,繪製前也需要先將原來的牆面清理乾淨,貼上防護紙膠帶以免塗到其他空間設備。為了製作門牌,學生們在現場也鋸起木板呢!

 

最後共完成三個樓層、共計93平方公尺的油漆粉刷。學生將原來空白的牆面,設計出不同區分性別空間的底漆顏色及生動的塗鴉主題,像是植物、海洋與天空等,幫助街友快速找到屬於自己的房間。此外,同學也藉此機會改善空間標示,設置清楚的房間數字門牌、標誌男女廁及無障礙廁所、洗衣房等空間。除了美化重建中心環境,在學生參與的過程中也為重建中心帶來更多的活力!

 

▲新北市街友中途之家-萬里重建中心內環境(粉刷前)

 

▲學生完成彩繪方案後成果(粉刷後)

 

▲學生彩繪過程

 

 

 

 

 

 

 

 

 

 

 

分享: